查看原文
其他

谜一样的重庆公寓

2017-01-20 老周 老周望野眼

卢湾有不少有趣的路名,初看你很难理解名字的来历,但研究了它的历史之后,你又会被路名命名者的智慧所折服。比如之前我写过的,“马斯南路”改成“思南路”,“慕尔鸣路”改成“茂名路”……但也有例外,比如“鲁班路”和租界时代的“吕班路”(Avenue Dubail),从字面上看,一字之差。殖民时代的法国驻华公使吕班,改成中国木匠的老祖宗鲁班,好像得过去。但是,吕班路和鲁班路只是隔着条徐家汇路遥遥相望,并没有什么关系。“鲁班路”处于华界,是民国政府在辛亥革命以后筑起来的,而“吕班路”最早叫卢家湾路,后改成吕班路,汪精卫政府曾命名它为“灵宝路”,1946年又改为现在的名字“重庆南路”,是法租界的老外建造的。简短截说,吕班路是重庆南路,鲁班路就是鲁班路,不能混为一谈。



重庆南路复兴中路口的重庆公寓


扯这么多闲篇,是为了这幢对我来说总是带着神秘感的房子:重庆公寓。它原来的名字是吕班公寓,后来顺理成章成了重庆公寓。在重庆南路复兴中路的东南角,拉出一个“L”型。中国的建筑讲究很多,要坐南朝北、方方正正才好。重庆公寓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一面朝北,一面朝西,大门开在西北角,一只斜角。即使像我这样对风水堪舆之学不甚了了之人,也看出这幢楼造得有些蹊跷,于是从小到大,无数次走过这幢楼,总觉得有种莫名的心情,说是敬也好,说是畏也好,说是隔阂也好,总感到种拒人千里的距离感——重庆公寓,它是一个谜!



重庆公寓,谜一样的存在


重庆公寓原名吕班公寓,建于1931年,它原来的业主,是上海著名的世家子弟朱鲁异。朱家当年在上海势力相当大,是来自南市董家渡的天主教世家,朱鲁异的的叔叔朱志尧,是上海滩首屈一指的大买办,曾经担任轮船招商局买办和江南造船厂经理。“朱鲁异”这个名字,在老上海当中也许有人不知道,但提起“朱老先生”,在法租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。西到淡水路,东到重庆路,南到复兴路,北到合肥路,房子都是朱家盖起来的。朱老先生“富可敌国”谈不上,但在法租界,绝对是个说一不二的大人物。但就是这样一个说一不二的大人物,却有一种谜一样的性格,就是一钱如命,吝啬异常。吝啬到什么程度呢,有两个故事。第一个,朱鲁异老先生平时喜欢吃水果,但他从来不买平价的水果,总是要等到水果差不多要烂掉、眼看卖不出价钱了,他才跑到水果摊上和老板谈价钱,用最低的成本把水果买回家。那么大的房地产老板,一辈子吃的水果都是“唆唆哆哆”的,这不有趣吗?第二个故事,朱鲁异曾经被绑架过一次,不管绑匪怎么威胁,他就是一副“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”的架势,要杀要剐随便,钞票?没有!绑匪实在没辙,把朱鲁异的儿子也绑了来,当着他的面,拿把大剪刀放在儿子耳朵上:“再不付钱,剪你儿子耳朵了!”老朱先生这才长叹一声,乖乖付钱赎了身。他的吝啬,就到这个程度,难道不奇怪吗?



重庆公寓斑驳的旧窗棂


吕班公寓建成以后,在法租界也算是高档地段,住在这里的,要么是白俄和葡萄牙人,要么就是华人当中的精英。解放以后,白俄和葡萄牙人纷纷出逃,留下那些所谓的高等华人,日子也不好过。重庆公寓的对面就是圣伯多禄堂和第二医学院(现在的交通大学医学院),老住户当中,天主教徒和瑞金医院(原名广慈医院,法文名字叫圣玛利亚医院,Hospital Sainte-Marie)的医生很多。从三反五反到四清,从反右到文革,重庆公寓的老住客吃的苦头不少,虽然楼只有四层高,但文革期间,不少人从楼上往下跳,一部分固然求仁得仁,解脱了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先生老太太,跳在重庆南路和复兴中路高耸的法国梧桐上,分解了向下的冲力,幸而保住一条性命,熬过了最难熬的岁月,这是重庆公寓冥冥中有什么神灵附体吗?那也是天晓得了。



法租界高耸的梧桐树救了不少跳楼自杀的老先生老太太的命


可能老外建造的房子总不免有点阴森,小时候无数次走过重庆公寓,却从来没有进去过,总感觉这幢楼高高在上,缺少一点亲切感。后来才知道,重庆公寓在建筑上,是相当考究的,放在三十年代的环境中,它的设施绝对是和国际接轨的,和纽约、巴黎、伦敦……的任何一座公寓相比,都不遑多让。但解放以后,先是经历了文革年代的“抢房子”,由一家一户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,门厅、过道、佣人房……都成了住户,房子的环境自然好不了。我有个同学是重庆公寓的老住户,现在早就搬走了,提起自己的老家,他总是摇头叹息:“老鼠、蟑螂实在不得了,吃不消啊”。后来,又在原来四层的基础上加盖了一层,公寓转处的楼顶,点缀了一颗红五角星。要知道加一层并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,因为房子的承重、地基,都是按照四层规划的,平白无故加出一层来,地面一定会沉降,地面一沉降,墙上裂缝也出来了,天气稍微有点变化,底楼人家就潮湿得汤汤滴,各种寄生虫就更有生活空间了,于是当年高大上的重庆公寓,也就不那么宜居了。



重庆公寓加出来的五层,以及转角处点缀的红五星


国际大导演李安是有上海情节的,他执导的电影《色戒》,曾经在重庆公寓取景。李安虽然是台湾人,但他蛮懂上海的,《色戒》的主人公王佳芝,原型是民国著名的特工郑苹如,郑苹如的家,就在重庆公寓隔壁的万宜坊(关于郑苹如和万宜坊的事情,我会另外细说从头),景取在重庆公寓,多少也算是对郑苹如的致敬。但李安导演在《色戒》中对王佳芝的塑造,和历史上的郑苹如出入极大,难怪电影公映没多久,就被“叫停”了,郑苹如是我们卢湾的老土地,怎么能让你李安随便编排呢?



《色戒》预告片中的一个镜头,取景于重庆公寓的楼梯


咦?楼梯旁这辆自行车哪里来的?这是《色戒》的工作照,还是网友的cosplay呢?


重庆公寓最后一个奇怪之处,是它的建造日期,绝对是个谜。重庆公寓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,很大程度上因为这里曾经住过一位尊贵的住客:著名的国际友人艾格尼丝·史沫特莱小姐。史沫特莱的历史非常精彩,绝对够写一部传奇小说,他在上海期间,确实住在重庆公寓,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。但我们写文章的人,讲究的是不疑处有疑,仔细研究重庆公寓门口挂着的两块,还真有点儿蹊跷呢!


卢湾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1992年12月挂的铭牌,史沫特莱1929年-1931年在此居住


上海市人民政府1999年9月挂的铭牌,重庆公寓竣工的时间是1931年……


那么问题来了,1929年-1930年这两年,史沫特莱到底住在哪里呢?重庆公寓还没有竣工,她是怎么住的呢?……



艾格尼丝·史沫特莱女士(Agnes Smedley,1892-1950)在延安和毛泽东主席、朱德总司令合影


近期我还写了:

“尔识真理,真理释尔”和art deco中餐厅

三十四年前,他曾让国人首次领教何为现代足球

老西门,消失的岂止纪念碑……

茶馆对坐棋一局 仙家岁月也无多

一把洋伞闯天下:民国金融大亨唐寿民的跌宕人生


欢迎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“老周望野眼”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